文创产业对于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需求分析

文章摘要

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资产是知识产权,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公共服务平台支撑模式是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正是该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柱性要素之一。因此,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亟需完善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作为支撑。

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资产是知识产权,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公共服务平台支撑模式是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正是该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柱性要素之一。因此,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亟需完善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作为支撑。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是指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由知识产权政府管理部门、社会第三部门、市场等多元主体提供的,利用公共权力或公共资源,为满足人们生活与发展的直接需求.围绕知识产权在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及创造财富的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关系所提供的服务。

 

图片

 

文化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的内在相关性

 

(一) 产品特征吻合

文化创意产业是基于个人创造力、技能、才华的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品通常具有符合知识产权保护的新颖性、创造性,创意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文化创意产品本质上是依托于文化资源,将一种思维、一种观念、一种设计以一种形式外化表达的智力成果。文化创意产品的载体一般是信息产品。信息产品相对于传统产业产品的主要特点就是具有可复制性和易于传播性。复制成本与创作成本相比接近于零,为侵权行为留下巨大的获利空间。如果没有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创意产业将失去发展的空间。

 

(二) 权利诉求一致

从产权制度角度来看,通过对稀缺资源加以利用处置从中获得经济利益,形成各种经济利益关系,产权制度通过对产权关系予以规范,直接决定创作者与生产者的投入与收益。就创意产业而言,创意产业的核心价值在于创造性和创新性,而知识产权正是通过法律赋予主体垄断性的权利来保护其创造性成果。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的相关权利保障。

 

(三) 知识产权贯穿于文化创意产业化整个流程

知识产权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内涵,并且贯穿其产业化的整个流程。文化创意产业产业化的流程就是创作者将无形的创意思维与构思以一种形式外化表达,产生创意作品,经过加工制作成为创意产品,然后在市场上经过传播与销售,成为创意商品,最终满足消费者对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文化创意产业产生发展的基础,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创作环节的收益上,相比研发成本,复制成本极低,创作生产阶段知识产权保护可以有效保障创意主体的合法权益,保护创作成果,激发创作热情。由于文化创意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在流通与销售阶段,文化创意的诸多要素可以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创意主体可以行使知识产权赋予的法定支配权获得收益。同时,通过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权,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化环境。

 


 

文化创意产业链各环节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需求

 

(一) 创作阶段

该阶段是创意作品产生的源头,创意并非是对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依靠创意人才的灵感、智慧和想象力,通过一定的载体对文化资源的再创造,再提高。该阶段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围绕着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激励创意主体的创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要提供人才培训服务。其次,要加快信息平台建设。最后,要提供确权登记服务。创作阶段产生的智力成果作为无形财产,受知识产权法保护,明确权利的归属。做好确权登记不仅可以保障创作者的人身和财产权利.还可以作为申请行政救济和司法保护的有力证明。经登记的权利有着较强的公信力。能够有效降低交易风险和成本,推动产业化的进程。

 

(二) 生产阶段

创意产品的生产制作阶段也是知识产权的开发阶段。主要是由文化创意企业将创意作品加工制作成为产品。该阶段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着力点在于减轻创意企业的负担,为其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提供知识产权代理服务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代理行为是一种民事委托行为,由代理机构在委托授权的范围内,代为从事咨询、申请授权、转让许可、纠纷解决等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服务。创意企业很多为中小型企业,本身知识产权的维权能力就比较薄弱,有专门的机构提供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可以减轻创意企业的负担,使其有更多的精力进行创意作品的生产制作。提供知识产权融资服务解决企业融资困境。文化创意企业知识资本占比高,其核心资产是通过研发形成的版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本,然而大多数文化创意企业规模较小,市场风险大,银行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持慎重的态度,加之信用担保体系尚不健全,信用等级评定体系不能考虑到文化创意产业高附加值的特性,使得企业融资困难重重。对文化创意企业的知识产权融资服务不应该局限于物质资本,将金融资本与知识资本相结合,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证券化、信托等方式,为企业搭建一个综合性的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

 

(三) 流通阶段

流通销售阶段往往是知识产权侵权的重灾区,最有效的保护是加大执法力度,从完善公共服务角度来说,该阶段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重点在于建立完善的价值评估体系,以及提供展示交易的平台。由专业权威的评估机构提供知识产权评估服务,不仅有利于知识产权交易的高效运作,降低交易成本,而且还为创作者维权提供了便利。加强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建设,为文化创意产品提供展示交易的平台,推动文化创意产品走向市场。

 

(四) 消费阶段

作为最终消费阶段,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需求主要来自权利人的维权和提高消费者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为创作者提供维权援助服务。由于知识产权案件往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创作者对如何维权显得无所适从,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一方面在作品产生之后,为创作者提供咨询,为作者设计利益最大化的知识产权保障路径,告知权利申请以及授权的流程;另一方面在产生侵权纠纷之后,对权利人参与和解以及诉讼活动提供支持。惩治侵权行为的举报投诉服务。

 

文化创意产业的不同行业门类以及产业化的不同阶段,对知识产权保护需求不同,同时涉及到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商业秘密等不同的领域,不同权利形态又产生了不同的公共服务需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必须针对不同权利形态的特点涉及个性化的公共服务平台,为权利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当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应当依托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建设,通过行政推动、政策引导、市场驱动等手段,加快创意成果知识产权化、商品化及产业化。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同时,进行深入细致的市场研究和论证,注重对产业链的打造与拓展。加快实现文化创意产品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为创意企业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

 

 

文章来源:CIAB文化新经济

部分资料来源:高校学术论文库



科创家-新版尾图.jpg